要點:
●盡管在過去40年中已具備了安全有效的麻疹疫苗,但麻疹仍是造成兒童死亡的一個主要原因。
●據估算,2006年全球有24.2萬人死于麻疹,相當于每天663人或每小時27人死于麻疹。
●絕大多數(95%以上)的麻疹死亡病例發生在人均國民收入低于1000美元、衛生保健設施薄弱的國家。
●疫苗接種可以有效地避免疾病帶來的痛苦、并發癥和死亡。麻疹疫苗即安全、有效又便宜。
●疫苗接種為降低麻疹造成的死亡起了很大作用??傮w上,2000年至2006年期間,全球麻疹死亡率下降了68%。其中受益最大的是非洲,麻疹病例和死亡人數減少了91%。
●《全球免疫遠景與戰略》要求各國作出努力,爭取達到到2010年將全球麻疹死亡人數在2000年估算水平上減少90%的目標。世衛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已為持續降低麻疹死亡人數制定了一項綜合戰略。
盡管在過去40年中已具備了安全有效的麻疹疫苗,但麻疹仍是造成兒童死亡的一個主要原因。根據最新統計數據估測,2006年有24.2萬人死于麻疹,其中大部分是兒童。
麻疹的傳染性極強,凡是不具備免疫力的兒童在接觸病毒后,幾乎會全部被感染。麻疹是一種急性疾病,由副粘病毒科的一種病毒引起。麻疹病毒通常生長在咽喉后部和呼吸道上皮細胞內。麻疹僅發生在人類身上,尚未見動物患麻疹。
疫苗接種為降低麻疹造成的死亡起了很大作用。自2000年至2006年,在世界上受麻疹威脅最大的47個國家中,46 個國家通過補充免疫活動為4.78億年齡為9個月齡到14歲的兒童接種了麻疹疫苗。據估算,這些積極促進活動使全球麻疹死亡人數顯著下降??傮w上,2000年至2006年期間,全球麻疹死亡率下降了68%。其中受益最大的是非洲,麻疹病例和死亡人數減少了91%。
體征和癥狀
感染后第一體征為高燒,一般始于接觸病毒后10到12天,高燒可持續1到7天。發病早期癥狀為流涕、咳嗽、流淚、眼結膜充血、頰粘膜上出現小白斑。數天后,病人的面部和上頸部出現皮疹,皮疹在3天內擴散,可至手腳部位。皮疹持續5-6天后開始消退。皮疹在與病毒接觸后的7到18天之間出現,平均天數是14天。
并發癥
一般情況下,麻疹是一種輕中度疾病,重度麻疹常見于營養不良的兒童,尤其是維生素a缺乏、或因艾滋病毒/艾滋病或其它疾病而導致的免疫系統功能減退的兒童。
病兒通常死于麻疹的并發癥而不是麻疹。并發癥常發生于5歲以下兒童和20歲以上成人。
最嚴重的并發癥為失明、腦炎(腦部感染帶來的嚴重炎癥)、嚴重腹瀉(可導致脫水)、耳部感染和嚴重呼吸道感染(如肺炎),肺炎是導致死亡的最常見原因。據估計,腦炎發生率為千分之一,中耳炎(中耳部位的感染)報告發生率為5-15%,肺炎發生率為5-10%。發展中國家的麻疹死亡率一般介于1%-5%之間,但在嚴重營養不良和衛生保健可得性較差的人群中,死亡率可高達25%。麻疹患者痊愈后將獲得終身免疫力。
易感人群
未接種過疫苗的幼兒患麻疹的風險最高,同時發生并發?。ê劳觯┑娘L險也最高。但是任何未獲得免疫和未患過麻疹的人均可被感染。
在正經歷著戰爭、內亂、自然災害或處于戰后恢復階段的國家中,麻疹對于人們生命的威脅更大。由于基本設施和衛生保健設施遭到破壞不能維持常規免疫活動;難民營和內部流離失所的人群擁擠不堪,會使感染麻疹的風險大大增加。由此,使得感染率劇增。
傳播
具有高度傳染性的麻疹病毒存在于病人的鼻咽等分泌物中,通過咳嗽、噴嚏、與病人密切接觸或直接接觸病人的鼻咽分泌物而進行傳播。麻疹的流行可以造成眾多死亡,尤其是營養不良年幼兒童的死亡。
麻疹病毒在空氣中或受感染物體表面2小時內可保持活力和傳染性。病人傳染期一般在出疹前后4天內。一旦有人患病,與患者有密切接觸的易感者大部分會被感染。
治療
可以避免麻疹嚴重并發癥的發生。需要給予一般性營養支持,使用口服補液治療脫水。出現眼耳部感染以及肺炎時應使用抗菌素治療。為麻疹患兒補充適當營養和補液是提高生存率的關鍵。
生活在發展中國家的兒童一旦被確診為麻疹,均應補充兩劑維生素a,隔24小時攝入。維生素a有助于預防眼損害和失明。此外,已被證實,補充維生素a可將麻疹造成的死亡人數減少50%。
疾病與死亡負擔
雖然麻疹目前在很多發達國家已極為罕見,但是它在很多發展中國家仍為常見病。每年有2千多萬人感染麻疹。據估算,2006年全球有24.2萬人死于麻疹,相當于每天663人或每小時27人死于麻疹。絕大多數(>95%)的麻疹死亡病例發生在人均國民收入低于1000美元、衛生保健設施薄弱的國家。造成兒童麻疹發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尚未做到向所有嬰兒至少接種一劑麻疹疫苗。在已基本滅除麻疹的國家,國外病例流入持續成為重要傳染源。
圖表: 按世界衛生組織區域分布的2006年麻疹死亡人數估算與變化范圍*
非洲 | 36 000 | [26 000 - 49 000] |
美洲 | < 1 000* | [-] |
東地中海 | 23 000 | [16 000 - 34 000] |
歐洲 | < 1 000* | [-] |
東南亞 | 178 000 | [128 000 - 234 000] |
西太平洋 | 5 000 | [3000 - 7 000] |
總計 | 242 000 | [173 000 - 325 000] |
*在發病率低的情況下,模擬計算結果不甚精確,故觀測死亡人數表達為 <1000
預防措施:安全且具成本效益的疫苗
疫苗接種可以有效地避免疾病帶來的痛苦、并發癥和死亡。麻疹疫苗即安全、有效又便宜。每個兒童的接種費用不超過1美元(包括疫苗、注射器材和操作等費用)。這使已問世40余年的麻疹疫苗接種成為預防死亡最具成本效益的公共衛生干預措施之一,麻疹疫苗接種可為花費的資金帶來最高的健康回報。從單位成本角度說,與其它衛生干預措施相比,麻疹免疫能拯救更多的生命。通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購買麻疹疫苗套劑(疫苗和安全注射器材),每劑價格約為0.33美元。
在把風疹和/或腮腺炎視為公共衛生事業重要問題的許多國家中,麻疹疫苗通常與風疹和/或腮腺炎疫苗結合成為一種麻疹–風疹二聯(mr)或麻疹–腮腺炎–風疹三聯(mmr)減毒(弱化)活疫苗。通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購買麻疹–風疹二聯疫苗套劑,價格約為0.65美元。根據生產廠家的不同,麻疹–腮腺炎–風疹三聯疫苗套劑價格在1.04至1.5 美元之間。麻疹疫苗的單一或聯合疫苗形式對其免疫效果無任何影響。
麻疹疫苗接種率有明顯的地區性差異。據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估計,全球常規麻疹接種率從2000年的72%首次上升到2006年的80%。
全球降低麻疹死亡率目標
2005年5月召開的第58屆世界衛生大會一致通過了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全球免疫遠景與戰略》(givs)1 決議。該決議要求各國作出努力,目標是到2010年將全球麻疹死亡人數在2000年估算水平上減少90%。聯合國《千年宣言》也確定了一項保護兒童生命的目標,即到2015年,將5歲以下兒童的死亡率在1990年水平上降低三分之二,而常規麻疹疫苗接種率將作為實現該目標的一項具體指標。
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有關持續降低麻疹死亡率的綜合戰略
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為持續降低麻疹死亡人數制定了一項綜合戰略,于2003年經世界衛生大會正式認可。其四個主要組成部分如下:
●加強常規免疫工作。作為持續降低麻疹死亡率戰略的基礎,9月齡幼兒應按常規免疫途徑接種首劑麻疹疫苗。各地區每年通過常規免疫途徑達到的兒童接種率應不低于90%。
●為所有9個月至15歲兒童提供麻疹免疫“第二次機會”。目的在于查漏補種,向沒有得到此前麻疹疫苗接種的兒童以及雖然接種了疫苗但沒有產生免疫力的兒童再次接種(約占9月齡獲得疫苗接種兒童的15%)。
許多年齡稍大的兒童由于沒有得到麻疹疫苗,也沒有患過麻疹,因而不具備抵抗麻疹的免疫力。這樣,第二次接種可減少易感兒童數量,避免感染危險。第二次接種或是通過常規免疫途徑(如果可達到并維持高接種率),或是通過周期性補充免疫活動。后者適用于大量群體(例如整個國家性的或大區域性)的補充免疫,目標是無論以往接種史如何,要使所有兒童得到免疫接種。
●監測。已經制定了麻疹規范監測指南并進行了實施。其中包括采集疑似病例血清,并送至獲得資格認證的實驗室進行檢驗。及時識別和分析麻疹疫情暴發情況,可為有關防控方案產生的效果提供重要信息,從而確保做好疫情的應急處置工作。
●加強麻疹病例的臨床治療。這涉及維生素a的補充和并發癥的合理治療,必要時應使用抗菌素。
重點國家
在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制訂的《2006-2010年降低麻疹死亡率全球計劃》2中,47個國家被定為重點目標國家。這些國家占到了全球麻疹死亡人數95%以上。這些國家是:
●非洲區域:安哥拉、貝寧、布基納法索、布隆迪、喀麥隆、中非共和國、乍得、剛果、科特迪瓦、剛果民主共和國、厄立特里亞、赤道幾內亞、埃塞俄比亞、加蓬、加納、幾內亞、幾內亞比紹、肯尼亞、利比里亞、馬達加斯加、馬里、莫桑比克、尼日爾、尼日利亞、盧旺達、塞內加爾、塞拉利昂、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多哥、烏干達和贊比亞;
●東地中海區域:阿富汗、吉布提、巴基斯坦、索馬里、蘇丹和也門;
●東南亞區域:孟加拉國、印度、印度尼西亞、緬甸、尼泊爾和東帝汶;
●西太平洋區域:柬埔寨、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巴布亞新幾內亞和越南。
麻疹倡議
在降低麻疹死亡率的工作中,除了受麻疹威脅國家本身的努力外,麻疹倡議伙伴關系在其中起了極其關鍵的作用。該行動于2001年發起,由美國紅十字會、聯合國基金會、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疾病控制預防中心、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共同推出,并且有明確分工。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制定戰略、形成共識和規劃監測方面發揮主導作用,世界衛生組織為管理、協調和跟蹤全球麻疹控制活動提供技術指導和戰略規劃,并確保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制訂戰略內容的技術可行和成功實施。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負責疫苗及注射器材的采購和發放,并協助進行宣傳和社區動員。
麻疹倡議將全球疫苗與免疫聯盟以及最近國際免疫融資機構提供的更多資源,用于擴大對世界衛生組織東地中海區域、東南亞區域和西太平洋區域受麻疹影響國家的支持,并繼續進行行之有效的兒童健康運動。在這些活動中,衛生工作者不僅提供麻疹疫苗,而且提供脊髓灰質炎疫苗、經殺蟲劑處理的預防瘧疾蚊帳、維生素a和驅蟲藥片等。
麻疹倡議的其它主要伙伴是:加拿大國際開發署、耶穌基督后期圣徒教會、日本國際協力事業團、比爾和梅林達?蓋茨基金會、沃達豐集團基金會、izumi基金會、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以及美國bd公司。
面臨的挑戰
要實現2010年將麻疹死亡率在2000年水平上降低90%的目標,必須應對以下諸項挑戰:
●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等麻疹死亡率高、人口眾多的國家,實施降低麻疹死亡率的活動勢在必行;
●為保持在47個重點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中取得的進展,應努力使90%以上的嬰兒在滿1周歲之前獲得麻疹疫苗接種;
●在重點國家中,必須堅持每隔2-4年開展一次后續疫苗接種運動,使在此前接種活動后出生的兒童獲得免疫。這一活動需持續到常規免疫接種體系能夠覆蓋所有兒童時為止;
●在所有重點國家中,應推廣能夠開展疑似麻疹疫情實驗室確認的現場監測方式,以便有效地開展監測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