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是一種歸屬于肺炎病毒科,正肺病毒屬的rna病毒,只有一個血清型,分為a、b兩個亞型,依據基因變異又分為多種基因型,是導致嬰幼兒和老年人發生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之一。
二、傳播途徑有哪些?
1.通過鼻黏膜或眼黏膜接觸含病毒的分泌物或污染物傳播。
2.近距離接觸患者或隱性感染者咳嗽、噴嚏產生的飛沫或氣溶膠傳播。
三、高危人群有哪些?
rsv感染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兒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在養老院、重癥監護病房、移植科、癌癥中心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聚集的場所可引起暴發流行。
四、主要癥狀是什么?
rsv感染的潛伏期為2~8天(多為4~6天)。早期感染者大部分局限于上呼吸道,臨床表現包括鼻塞、流涕、咳嗽和聲音嘶啞等,近半數rsv感染者會出現發熱,大多數癥狀會在1-2周內自行消失。少部分發展為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現為毛細支氣管炎或肺炎,臨床癥狀包括咳嗽、呼吸急促等。
五、感染后如何處理?
目前還沒有治療rsv感染的特效藥,以對癥支持治療為主。癥狀輕微的,可居家休息,避免與他人密切接觸,飲食宜清淡,若出現持續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等嚴重癥狀,應及時就醫。
六、如何預防?
目前國內外尚無批準上市的rsv疫苗,也無特異抗病毒藥物和治療方法,和其他呼吸道疾病一樣,做好個人防護是預防感染的關鍵。
1.勤洗手,避免臟手接觸口、眼、鼻。
2.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
3.加強鍛煉,增強體質,生活規律,改善營養狀態。
4.避免受涼和過度勞累。
5.年老體弱等易感者應注意防護,流行季節應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