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昔年,浮生未歇,三年的抗疫歷程已落下帷幕。在中心抗擊疫情的這三年,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就是沖鋒在前、默默無聞的疾控“流調人"。三年來,澄江市疾控中心流調組隨“疫"而變,直面“新情況",解鎖“新技能",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澄江疾控人的勇毅。
他們是深入現場、逆向而行的“孤勇者",逐幀排查還原風險軌跡
誰說站在光里的才算是英雄。就是這樣一支流調隊伍,兢兢業業,揪出線索,遏制疫情蔓延,卻很少出現在聚光燈下。流調工作就像是拍一條vlog,流調人要描繪出主人公近期的點滴生活:旅行、逛吃、拍照、打卡……在過去每一段時間里,你走過的路、遇到的人和發生的那些事,都需要了解清楚。這看似簡單的幾行字,闡明了流調人的日常工作??扇伺c人之間的交流,遠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
他們默默奉獻,朝披寒露,夜伴晨星,24小時待命,分秒必爭,尋蹤覓跡,是遏制疫情擴散蔓延的幕后“偵察兵",時常能看到凌晨三四點的澄江,流調人經常帶著疲憊的面容默默工作。熬夜是常態,通宵也是常態,累,很累,但肩頭沉甸甸的責任提醒著他們:“我們是流調人"!
10.11路居疫情發生以來,中心第一時間派出流調隊伍,到路居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工作。在路居,流調隊員駐扎10余天,抽絲剝繭,厘清傳播鏈條,以最快的速度控制住疫情的擴散;11.20疫情發生后,燈火通明的辦公室里那一個個電話的撥出,一個個關鍵信息的記錄,穿著不透氣的防護服在北風呼嘯的寒風中前往現場核實情況,多少個夜晚的不眠不休;此時的我們,已無暇考慮身體安危,無暇顧及家中老小,無暇計較個人得失...
他們是流病調查、摸排追蹤的“名偵探",抽絲剝繭抓住每一個細節
“20分鐘內掌握核心信息,4小時內摸清行程軌跡,24小時內形成完整的流調報告",看似簡單的工作,實則繁瑣且繁重。流調時提出的問題非常多,有時一個對象需要多次詢問、反復對比,我們要在“很尋常"中看出“不尋常",從“沒問題"中找出“有問題",從“差不多"中查出“差很多",甚至一次交流可長達一兩個小時。每多完善一個軌跡,就意味著減少一個風險點,在與病毒賽跑的“名偵探"們,只希望自己能更快一點,再快一點,跑在病毒“到達"前,保護好大家。
每次接到協查函或是跨省工單的推送,流調隊員們就會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單位開始流調任務,忙的時候一天要微信語音和接打電話200余次,五樓會議室里此起彼伏的都是“喂、您好,我是澄江疾控中心流調人員,正在進行流行病學調查,請您配合一下"的電話聲,這是流調組所有工作人員說得最多的一句開場白。無論白天還是夜晚,流調組辦公室的電話聲就從來沒有間斷過,面對每一名密接、次密接,流調人員首先會先詢問其活動軌跡,然后到其活動過的場所現場調取監控,再結合消費支付記錄等,讓活動軌跡形成閉環?!懊恳环置恳幻胱隽耸裁?,都不能有空檔。"他們不厭其煩、刨根問底,在瑣碎的信息中抽絲剝繭,抓住關鍵細節,找出傳染源,排查出密切接觸者的軌跡,調出次密接、風險人群。這不僅需要耐心也需要技巧。有時也會遇到不配合、故意隱瞞行動軌跡和有極度抵觸情緒的人,面對這樣的情況,他們都能夠耐心疏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電話被掛斷了再撥過去,被粗暴的言語對待就自我平復心情、消化委屈。通過一遍遍、一次次地反復溝通,取得信任,獲取最有價值的信息……也數不清多少個深夜里一遍遍撥打著流調電話,很多對流調工作不理解的人會一直質問我們,為什么大半夜不睡覺,要大半夜給他們打電話,其實有時候得到信息已是后半夜,流調工作具有緊急性,為了提高流調效率,我們只能深夜去打流調電話,早一分排查出風險人員、涉疫場所,就能使疫情傳播的風險降低一些。
他們是監測數據、上報信息的“守夜人",整理匯聚海量信息數據
數字是冰冷的,工作熱情是滾燙的,從錯綜復雜的數字中找到它們邏輯關系的內在聯系,以此來判斷疫情的發展趨勢,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技術支持。凌晨,萬家燈火散去,工作人員依舊堅守在崗位,有條不紊地開展流調工作和一人一檔登記錄入工作,每個人都緊繃神經,不敢有絲毫懈怠。他們及時查明傳染源和傳播途徑,及時研究防控策略和措施,將疫情控制在最小傳播范圍內。
“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疫情不穩,絕不后退。"這就是澄江市疾控中心流調組,面對疫情他們像“偵察兵"一樣在抗疫一線不斷探尋真相、搜集“情報",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磨礪,使得玉成。沒有生來的勇者,使命和責任催生熱血和擔當?!傲髡{人"白天不停,夜晚不歇,三年來時時戰“疫"一刻不停,用汗水與淚水,詮釋了“一切為了人民"的責任和擔當。用千錘百煉的流調“硬核力",展現戰疫真本領!下一站的流調人,已經做好準備,迎接疫情防控的新階段!無論未來任重而道遠,我們都將不忘來時路,砥礪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