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省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復雜,多個州(市)報告本土疫情。為盡早找到傳播源頭,防止疫情擴散,多地加強了核酸檢測和核酸結果查驗工作,核酸采樣點在這段時間成為了熱門打卡地。但我們平時也能觀察到,大家做核酸時仍存在口罩佩戴不規范、扎堆聊天、距離過近等可能造成疾病傳播和交叉感染的行為。那究竟應該怎么做,才能快速、安全地成功“通關"每一場采樣檢測呢?
檢測前:出門之前先自查,做好準備再出發
檢測前應進行自查,保證當日體溫正常(<37.3℃),未出現咽痛、干咳等異常癥狀,且健康碼為綠碼。
如出現發熱、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覺減退、鼻塞、流涕、結膜炎、肌痛和腹瀉等癥狀,應做好個人防護,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及時到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不要到社區設置的核酸檢測點檢測。
黃碼人員應至指定的黃碼檢測點/檢測通道進行檢測。
建議檢測前兩小時內不吃東西,提前半小時不喝水、不飲酒、不吃口香糖等,既能避免采樣中出現惡心,也能更好地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后,需間隔48小時方可進行核酸檢測。準備適量酒精濕巾、免洗手消液、備用口罩等隨身攜帶備用。
檢測中:避免交談排好隊,距離安全不扎堆
前往核酸采樣點時,應全程佩戴口罩,盡量少觸摸公共設施和物品,避免用手觸摸臉部。
到達采樣點后,自覺有序排隊,正確佩戴口罩,不要隨意取下口罩或將口罩拉到下巴處露出口鼻。
等待過程中,與排隊人員均保持一米距離,不扎堆聚集,全程不交談、不打電話。
排到自己后不著急上前,等醫務人員完成上一個采樣并完成手消毒后,再迅速上前采樣。
采樣前摘下口罩時,不能用手直接碰觸口罩外表面,要從雙耳掛繩處摘下口罩。
采樣時屏住呼吸,頭稍往后仰,盡量放松,減少吞咽動作,不清嗓子;如出現不適,不要對著他人咳嗽、打噴嚏,應用紙巾、手帕或肘部衣物遮掩口鼻。
不要用手接觸操作臺上的物品,不觸碰檢測人員防護服,不要將鑰匙、手機等私人物品放到操作臺上。
檢測后:做好防護快離開,消毒洗手回家來
采樣結束后立刻戴好口罩,有序離開,不在采樣點逗留等人或聊天。
采樣后產生唾液是正?,F象,并且采樣棉簽是無菌的,口水可以直接吞咽,不要在采樣點吐口水或漱口,避免帶來感染風險。
離開采樣點后可用濕巾或手消液進行手部消毒。
回到家中后應立即洗手,也可用酒精濕巾對手機等隨身物品進行擦拭消毒。